流量转产业,薛城赛事激活转型新动力

来源:24直播网

大众网记者李可欣报道,通讯员丁梅于枣庄薛城发来现场报道。

春日薛城,正孕育着一场盛大的约定。在3月23日这一天,枣庄文体中心,2025年中国足协会女子超级联赛第四轮比赛正式拉开帷幕,热情如火的比赛现场,1.6万余名观众齐声呐喊助威,让人感受到速度与激情的碰撞。

这场盛大的邀约,不仅是薛城人民的一次盛事,更是他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。薛城抢抓了枣庄推进“演艺赛事之城”建设的机遇,大力发展演艺赛事经济。他们通过周到的服务与有效赋能,不仅成功激活了全域的消费场景,还将演出带来的“流量”转化为城市发展的“留量”,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“持续增量”。

文体的盛事如同狂潮般涌动,创造了不菲的消费数据。在2024年,薛城以“时光CLASSIC演唱会”、香港明星足球友谊赛等九场活动为支点,累计吸引了22万人次的参与,其中单场最高观赛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人。这些活动不仅直接带动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链条的消费,总额达到了5.3亿元。特别是在香港明星足球赛期间,近两万球迷的观赛热情转化为交通、餐饮、文创产品等衍生消费的热潮,其经济拉动效应显著且深远。

薛城不仅仅满足于“流量”的涌入,更致力于“留量”的拓展。他们立足于城市的实际,以演艺赛事为引线,深度激活了全域的消费场景。推出了三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以及十二项主题活动,并通过“凭票免费游景区”的联动机制,将文体活动与当地的资源有机地串联起来。游客们持演唱会门票可以免费游览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等景区,使得周营镇王楼村的红色文化特色以及沙沟镇的“冠世园·榴光溢彩”示范区等地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。据统计,2024年薛城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惊人的501万人次,实现了旅游收入42亿元。

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薛城全链条服务的保障。他们为前来观赛的游客提供了免费接驳车循环接送、特产“暖心礼包”等暖心服务。在单场活动中,更是投入了2000余名人员构建起立体防护网。薛城创新构建的“全周期服务生态”,覆盖了从交通接驳到安全保障再到消费转化的各个环节,形成了从瞬时流量到长期口碑的闭环。

此外,文体活动在薛城不仅仅是一场消费提振的催化剂,更是城市能级跃迁的杠杆。他们以赛会为契机,培育了“低空经济+首发经济”的新增长极。通过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,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效蓄能。薛城还投资了10.2亿元建设无人机超级工厂,开启了枣庄无人机整机制造的新纪元。同时,他们还盘活了10万平方米的闲置楼宇,引入了蓝海酒店、海底捞等30家名店,繁荣了都市经济。这样的举措使得薛城的“节庆爆发”向“日常繁荣”成功转型,资源依赖型经济也成功转向了多元生态。

如今,枣庄文体中心的呐喊助威声仍在耳畔回荡。薛城已经通过系统化的运营将瞬时的流量转化为产业链条,用服务的创新将观赛的热情沉淀为品牌的忠诚。最终在消费提质与产业升级层面形成了乘法效应,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