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帅球员脱节,自大心理影响,中国足球出路何在?

来源:24直播网

中国足球的寒冬似乎还未过去。在世预赛、世青赛以及世少赛的征战中,国足及各级别国字号队伍接连遭受打击,盲目自信成为了他们的一大软肋。

在世预赛中,国足期望能以4分的成绩告捷,然而最终却遭遇两连败,分别输给了沙特和澳大利亚。而在小组赛初期,虽然取得了两连胜,但这样的优势并未能持续。国青队在冲击世青赛的关键时刻,却在加时赛前倒下。国少队更是提前两轮便结束了比赛,未能实现跻身世少赛的梦想。过去的两个月里,三支国字号队伍都因自信过度而遭受重大挫折,当春天的气息已遍布大地时,中国足球的寒冬似乎仍未结束。

在出征U17亚洲杯之前,国少队曾被寄予厚望,但在预选赛期间虽然打进不少球,控球率较高,然而在正式比赛中却连续两场大比分失利,显现出颓势。其实在备战期间,他们就已显露败象,连续输给中国U18和印度尼西亚U17。如今的正赛阶段的两连败,不过是这种糟糕状态的延续。

盲目自信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国足,各级别国字号队伍的主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。例如,国少队主帅上村健一的封闭式训练方法和拒绝热身赛的邀约,导致球员无法适应比赛地的海拔环境。而伊万科维奇在排兵布阵上存在明显问题,对于球员的判断和沟通都存在问题,导致球队屡屡失利。

更加令人担忧的是,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上的表现。在与邻国和昔日同处“亚洲二流”的球队相比,我们的表现已经明显落后。我们的球员在技术和战术上都无法与对手抗衡,更不用说与欧洲和南美的强队比较了。而且,我们的球员缺乏与高水平对手交手的机会,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因为备战不力和主帅昏聩而错失。

此外,我们的青训体系也存在问题。很多中超和中甲俱乐部已经失去了青训体系,只有少数球队还具备完善的自我造血功能。优秀的年轻球员数量不多,如果再不能及时获得锻炼和提高,很容易被对手拉开差距。而且,我们的球员缺乏留洋经验,很少有球员去欧洲踢球,这与邻国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期待着新的改变。我们需要从基层抓起,完善青训体系,鼓励球员留洋,提高球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足球理念和训练方法,让中国足球走出寒冬,走向新的辉煌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,为中国足球争光。